Document
登录 注册
首页>离婚律师文集>如何理性看待同性恋

如何理性看待同性恋


1. 开篇:那些年,我们听过的离谱谣言

“同性恋会传染!”“同性婚姻合法化会破坏社会伦理!”“法律根本不保护同性恋者!”——这些话,耳熟吗?

可惜,全是错的。

作为处理过上百起家事案件的律师,我见过太多人被谣言误导,甚至因此伤害亲人、朋友。今天,咱们就用法律的放大镜,一层层剥开偏见,看看真相到底是什么。

2. 法律冷知识:我国法律到底怎么定义同性恋?

反问一句:你猜,中国法律禁止同性恋吗?

答案可能让你意外:完全不禁止。

《刑法》里没有“同性恋罪”,《民法典》也没说“同性恋爱无效”。事实上,早在1997年,刑法废除“流氓罪”后,同性性行为就已非罪化。2001年,《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》将同性恋剔除出“病态”范畴——法律和医学,早就不把同性恋当“问题”了。

但问题来了:为什么很多人还觉得“不合法”?

——因为法律没明确说“允许”,社会惯性就让偏见钻了空子。



> 刘叶青律师


3. 现实困境:法律不禁止,但也不够保护

“不违法”不等于“有权利”,这才是同性恋群体真正的痛。

举个例子:

婚姻权:现行《民法典》只承认异性婚姻,同性伴侣无法登记。

继承权:若无遗嘱,同性伴侣不能以配偶身份继承财产。

医疗签字权:手术同意书上,你可能被家属“踢出局”。

法律空白=现实风险。我曾代理过一起案件:一对同性伴侣共同买房,分手后一方翻脸不认账,法院只能按“按份共有财产”分割——明明是最亲密的人,法律却把你们当“合租室友”。

4. 偏见从哪来?心理学+社会学暴击真相

为什么有人一听“同性恋”就跳脚?

① 恐惧未知:人对不熟悉的事物本能排斥。

② 社会规训:“男女结婚生子”被默认为“唯一正确”。

③ 信息茧房:谣言传千遍,就成了“常识”。

但科学早证明了:性取向是天生+后天综合作用的结果,不是“选择”,更不是“毛病”。联合国、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反复强调:同性恋是人类正常的多样性表现。

5. 我们能做什么?法律人的实用建议

如果你支持平等:

用法律武装自己:知道权利边界,才能保护自己和他人。

提前规划:同性伴侣可通过意定监护、遗嘱、财产协议等方式规避风险。

抵制谣言:下次听到“违法论”,直接甩出刑法条文。

如果你仍有偏见:

试试这个思考题:别人的爱情,到底碍着你什么了?

6. 结尾:法律的尽头是人性

法律或许滞后,但人性不该冷漠。

每一段真挚的感情都值得尊重,每一个个体都该活在阳光下。与其纠结“该不该存在”,不如问问自己:我们是否配得上一个更包容的时代?

登录

用户评论内容...

2023-07-20 10:00
顶(0) 踩(0) 回复

延伸阅读

Document


婚姻如秋阳温暖,风雨后总有归途。作为专业婚姻律师,愿以法律为盾,为您守护情感港湾,让每段关系都能在理解中重生,于尊重里成长。

刘叶青律师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,关注刘叶青律师微信公众号

您扫描的不仅是二维码,更是通往婚姻解决方案的桥梁。每一份关注,都在强化我维护家庭和谐的使命。